中国·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官方网站)-Ultra Platform

/ EN
13922884048

专家专栏

Expert column
/
/

《芯火燎原》连载(19):走出“象牙塔”,“政产学研用”相结合

发布时间:2024-12-26作者来源: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浏览:853

图片图片


3.3 走出“象牙塔”,“政产学研用”相结合

随着研电赛的参赛规模和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大,总决赛的人员规模也越来越大,对承办单位的场地要求越来越高,这已是任何一所高校承办“研电赛”巳经非常为难了(包括接待能力,经费的支持……)。与此同时,研电赛通过前九届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项目成果。学术和产业的深度结合,成为研电赛发展的新课题。

基于此,研电赛决定走出“象牙塔”,与产业园区进行结合。一方面让学生从校园里走出来,了解行业发展,了解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让研电赛的组织模式进行新尝试。

3.3.1 走进杭州余杭 “政产学研用”迈出[敏感词]步 

研电赛对接了国内较早做物联网的企业杭州利尔达公司,他们对研电赛十分感兴趣,正好利尔达物联网科技园要在当年8月份开园,利尔达邀请2015年第十届研电赛总决赛放在物联网科技园举办。就这样,研电赛走出高校走进产业园区的[敏感词]步落实。

第十届研电赛,参与人数达到3000人,近300支参赛队进入全国决赛。


图片

 图3.9 第十届“研电赛”现场展示


园区刚刚开始投入使用,空调等有些设备还没有来得及安装,8月正值酷暑,参加总决赛的学生们个个汗流浃背,不过没有一个学生退缩,也没有一丝的抱怨,大家克服困难,在高温下坚持比赛。在研电赛决赛颁奖环节,大家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研电赛在新阶段终于迈出了[敏感词]步,如图3.9所示。 


图片

图3.10 青年创客大会TOP10竞演


2015年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创氛围席卷全国,大家非常关心创新创业,但什么是创客,创客需要哪些素质,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问号?为此,这一届研电赛总决赛同期,举行了[敏感词]届中国创客大会,研电赛特地统计了学生的项目库,同时还梳理了产业园和孵化器的需求库,并且对孵化器做了画像,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服务,共有100多家企业、投资基金和孵化器参与,10个[敏感词]项目进行路演,如图3.10所示。

研电赛在杭州的顺利举办,为研电赛后来更紧密地和地方政府、产业结合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3.3.2上海组团招聘,将研电赛纳入落户加分项

2016年,8月17日-20日,“华为杯”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嘉定工业区举行。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320余所高校的近1300支队伍参与了激烈的角逐,最终275支队伍、1400多人成功入围全国总决赛,如图3.11、3.12所示。 


图片

图3.11 第十一届“研电赛”现场展示


 图片

图3.12 第十一届“研电赛”颁奖典礼


作为承办方的嘉定区十分有超前意识,嘉定工业区管委会希望借助研电赛的举办提升嘉定工业区的双创氛围,吸引优秀人才和优秀项目。

这一届,研电赛“创意、创新和创业”的初衷得到完整的体现!嘉定工业区把赛事的具体工作交给了上海大学的嘉定分校,区里主要抓企业“引智”和“嘉定之夜”的推介活动。

在“引智”上,嘉定工业区让嘉定企业“就地取才”,在赛场的设置上,体育馆中心都是参赛选手展示和宣讲参赛项目的展台,四周则是嘉定工业区的30多家“引智”的企业。嘉宾企业对创意、创新和创业前景好的参赛项目仔细询问,并将感兴趣的参赛选手邀请到周边企业的展台作进一步的交流,通过各种方式把从全国邻选出来的高端人才吸引到嘉定来,达到“人才和项目引进”的效果,如图3.13所示。 


图片

图3.12 第十一届“研电赛”获奖选手和工业区企业互动


在“嘉定之夜”的晚宴上,介绍了嘉宾工业区的文化生活,并穿插上抽奖活动,工业区领导非常亲和地挨桌给参赛队员祝贺,给每个参赛队员留下了“嘉定是个好地方”的深刻印象。

从上海举办研电赛后的第二年,上海申请希望成为研电赛的一个独立的赛区。上海电子学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双创中心主任的刘一清老师前前后后推进了这件事,他向上海当地政府申请,还得到上海教委、学位办对研电赛非常支持。

上海市特地把研电赛纳入上海落户加分项目,这对研电赛在上海举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图3.13所示。并且,上海成立了一支由50多个高校老师组成的专家团队,推进分赛区的工作。
 

cbf9461bc4c8e14ea678f7f55febc18a.png

图3.13上海市特地把研电赛纳入落户加分项目


2017年,上海正式作为研电赛独立赛区推进大赛。在成为独立分赛区之前,上海的参赛队伍在40-50支队伍规模,参加比赛的主要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学校,参赛相对是自发的状态。成为独立赛区之后,上海地区参赛队伍翻一番,达100多支,上海几乎所有高校都报名参加研电赛。

在上海教委、企业、各高校等多方的协同下,研电赛相继在上海各个学校举办,研电赛对上海各高校学生的带动培养作用非常显著,并得到产业界参与企业的高度认可。

3.3.3 惠州、南京、绍兴、如皋持续接力

上海举办之后,研电赛又走进了惠州、南京和绍兴三个城市,得到当地的热烈支持。

2017年广东省惠州市承办第12届“研电赛”全国决赛,开创了在地级市举办“研电赛”的先河,如图3.14、3.15、3.16所示。 


图片

图3.14 第十二届“研电赛”报到 


图片

图3.15 第十二届“研电赛”答辩


图片

图3.16 第十二届“研电赛”现场展示


南京江北新区连续举办三届研电赛总决赛,如图3.17、3.18所示。南京江北新区科协安排组织中学生参观研电的参赛项目,与参赛队员沟通交流,激发中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如图3.19所示(2020年南京第三次承办大赛)。同时,南京市人社局局长在“江北新区之夜”亲自宣讲南京市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留在南京。此外,南京江北新区组织企业去研电赛现场招聘,[敏感词]年安排30-40家企业,第二年安排的企业数量达70多家。 


图片

图3.17第十四届组委会会议


 图片

图3.18 第十五届研电赛


在南京承办研电赛的三届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连续承办了两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非常珍惜承办研电赛的机会:一是,借助研电赛专家的智慧力量,在其学科建设、博士点建设等方面多方请教研电赛的专家。二是,专门安排参加决赛的学生们参观校史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在气象领域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学生通过参观,了解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实力。三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借助举办研电赛的机会把本校创新创业的氛围充分调动起来。一方面发动本校学生积极报名参加研电赛,本校报名参赛的队伍数量达到几十支;通过校内选拔赛,再请导师、专家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作品质量和水平。在承办研电赛的两年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研电赛的成绩突飞猛进。值得一提的是,那两年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生数量比往年翻了一番。 


图片

图3.19 南京江北新区科协安排组织中学生参观研电的参赛项目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第十五届“研电赛”仍按时在南京江北新区如期进行,这是当年全国研究生系列赛事中[敏感词]个线下举办的大赛,也侧面反映出研电赛组织和防疫工作的周密到位。[敏感词]的变动是,研电赛秘书长金德鹏教授(也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抓学校“新冠”防范的工作非常繁忙,周祖成老师给组委会推荐了清华大学新上任的微电子学院吴华强教授(现任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担任秘书长的工作。

研电赛参赛队伍在不断的突破,第十一届在上海时参赛队伍突破1000支,达到1404支;第十二届到惠州时突破2000支,达到2055支;第十四届南京江北举办时突破3000支,达到3394支;第十六届在绍兴时突破5000支,达到5210支。

研电赛举办至今,决赛城市遍及北京、深圳、南京、西安、杭州、上海、惠州、绍兴,真正形成了地方政府、学位管理部门、产业园区、行业组织、企业、高校“政产学研”多方的协同联动。


目 录

[敏感词]篇 纳浮浮沉沉的中国芯
1.1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芯的开门红
1.2 “市场换技术”行不通,产业陷入踌躇期
1.3千禧之年,18号文的召唤
1.4需求导致芯片进口额超石油,建立完整产业链成燃眉之急
1.5 芯片“卡脖子”卡在科学创新,人才是关键因素
附: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开拓者们

第二篇 芯芯之火 从清华大学点燃
2.1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1.1教育工作者的“执念”
    2.1.2 1995年的那次谈话
2.2 清华和华为协同开启“学产”结合
    2.2.1 笔试和现场设计结合,将“三公”坚持到底
    2.2.2企业出题,“真刀真枪”解决实际问题
    2.2.3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双考验
    2.2.4全体总动员筹备赛事
    2.2.5[敏感词]届“华为杯”研电赛出世,实现从0到1
2.3 前7届研电赛的探索和升级
    2.3.1 播撒的火种在第二届已开始闪亮
    2.3.2考核涉及交叉学科 难度不断增大
    2.3.3 迎接港澳台高校 队伍数量不断增加
    2.3.4采用中英文出题,前沿学科纳入考核范围
    2.3.5全国设立分赛区 参赛队伍迅速扩大
    2.3.6赛事背后的“消防队”
小结 研电赛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篇 芯火传递 走向社会
3.1 走出清华 东南大学接过“火炬”
    3.1.1 增设“商业计划书专项赛”,强化商业思维
    3.1.2 1996-2012年 研电赛走过十六个年头
3.2 不断蜕变 从国赛到西部崛起
    3.2.1研电赛升为“国赛”
    3.2.2 寻找“接班人”
    3.2.3陕西把省赛、西北区赛、国赛融合 西部开始崛起
3.3 走出“象牙塔”,“政产学研用”相结合
    3.3.1 走进杭州余杭 “政产学研用”迈出[敏感词]步
    3.3.2上海组团招聘,将研电赛纳入落户加分项
    3.3.3 惠州、南京、绍兴、如皋持续接力
     3.3.4 2017年设立“集成电路专业赛”  专门培养芯片人才
小结 研电赛成为我国研究生创新实践赛事“三最”

第四篇 再出征,推进“创芯大赛”为国家培养芯片人才
4.1 80岁再出征 筹备“创芯大赛”
4.2 “华为杯”首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亮相
4.3 创芯、选星、育芯
    4.3.1 举办“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倾听行业大咖芯声
    4.3.2 提供MPW芯片免费流片机会,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4.3.3 组织获奖团队参观科技巨头,近距离了解产业
    4.3.4 设置企业招聘专场,助力人才对接
4.4 创芯大赛走近全国,深度赋能产教融合
    4.4.1 第二届 杭州主动请缨承办大赛
    4.4.2 第三届 上海推出积分落户政策
    4.4.3 第四届走近北京IC PARK,北京市副市长助阵
    4.4.4 第五届 浙江提供专项人才政策
    4.4.5巾帼不让须眉
小结 坚持 坚守 坚信

有意购买本书者可以点以下链接购买,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售出:https://u.jd.com/hiA1mnq

服务热线

0755-83044319

霍尔元件咨询

肖特基二极管咨询

TVS/ESD咨询

获取产品资料

客服微信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