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83044319
发布时间:2025-04-02作者来源: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浏览:1183
光刻工艺贯穿整个芯片制造流程的多次重复转印环节,对于集成电路的微缩化和高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演进,对光刻分辨率、套准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持续攀升,光刻技术也将不断演化,支持更为先进的制程与更复杂的器件设计。
一、光刻在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地位
在制造集成电路时,常需反复多次“转印”设计图形到硅衬底(硅片)上,而光刻正是承担转印这一核心任务的关键步骤。通过光刻工艺,我们能够将掩模版(亦称掩膜版、光罩)上的线路图形,借助光敏材料(光刻胶)和光照,精准地“曝光-显影”到硅片表面所涂覆的光刻胶层中,并通过后续刻蚀等工序将该图形最终“雕刻”到硅衬底或金属层上。
由于光刻工艺区采用对光刻胶不敏感的[敏感词]照明光源,因此光刻区域亦被称为“黄光区”。这不仅能防止杂散光对光刻胶造成非预期曝光,还使得工程人员可以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操作,而不必在完全黑暗中进行。
二、光刻胶与曝光方式
1. 光刻胶的种类
正胶(Positive Photoresist)
暴露在光(或特定波长)照射下的区域会变得更易溶于显影液,曝光区域会被显影剂“冲洗”掉,而未曝光区域则保留下来。
负胶(Negative Photoresist)
暴露在光照下的区域会发生交联反应,变得更加难溶于显影液,最终保留在硅片表面,而未曝光区域则被冲洗掉。
1、底膜准备
分辨率 (Resolution)
灵敏度 (Sensitivity)
套准精度 (Alignment Accuracy)
缺陷率 (Defect Rate)
总结:光刻是将设计电路转移到硅片表面的核心步骤,从衬底清洗、光刻胶涂布、对准与曝光、显影到坚膜与检测,每一环节都有其严格的参数控制与质量要求。光刻胶的选择与光源波长匹配、曝光机性能与套准精度等都深刻影响最终制程的线宽与良率。
展望:随着制程不断迈向 7nm、5nm、3nm 乃至更小线宽,传统 DUV (ArF) 光刻逐渐由多重曝光或混合工艺与 EUV 光刻共同支撑。下一代光刻技术不仅在波长上更短(EUV 13.5nm),设备与材料体系也变得更复杂昂贵。如何提高光刻胶抗蚀刻能力、解决 EUV 的掩模缺陷与光源效率问题等,仍是行业重点攻关的关键课题。
免责声明:本文采摘自“老虎说芯”,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及行业观点,只为转载与分享,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友情链接:站点地图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官方微博 立创商城-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专卖 金航标官网 金航标英文站
Copyright ©2015-2025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17602号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