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岹科技的主要产品的Roadmap如上图,一共可以分为1.车规级电机专用MCU;2.电机专用MCU(含驱动);3.专用ASIC芯片4.功率产品(分立驱动,MOS,模块等)
作为一家电机专用芯片MCU半导体厂商,如何通过4个亿的营收,创造接近2个月的利润,支撑起100亿的市值,峰岹是如何做到的。
[敏感词]点,峰岹的战略是全球化的,创始人团队在新加坡深耕多年,对电机控制和芯片领域很有非常高的认知,产品也是为数不多的典型的欧美系打法,并向全球销售。后面会强调这一点。
第二点,及时看到了无刷化的趋势和工业4.0对电机的芯片的需求,即使在贸易战之前,峰岹在2017年前后就相继导入了国内美的,小米等供应链,说明峰岹是依靠自己的产品力而不是地缘政治等因素寻找市场的。
第三点,峰岹产品的市场定位。尽管峰岹是一家中国公司,但是他并没有一味的降价追求市场份额,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市场的发展,即使在整个芯片行业叫苦连天的2023年,峰岹也保证了50%以上的毛利。尽管在行业发展和内卷的过程中,国产别的电机芯片公司持续降价,但是峰岹保持住了自己的品质和品牌。在丢掉了部分中低端市场的同时,也保住中大型客户,也可以在财报中体现,前五的客户贡献了50%的营收。大概猜一下应该是:小米,美的,尼得科,富士康,清洁工具(徕芬,追觅,科沃斯)还有部分家电和小家电品牌厂商。
第四点,峰岹的技术路线。仔细去看峰岹的技术路线会发现这更像是一家欧美系的芯片公司,完全自主架构的ME核与8051核,专利数量多,坚持全球化,晶圆厂不惜血本用成熟大厂(台积电和格芯)。
峰岹科技面临的挑战和市场潜力:
- 无刷化和智能化的下半场。电机无刷化和新应用场景(机器人等)的出现 旧的电机应用场景的升级(无刷化)与新的电机应用场景大量出现(风筒,吸尘器,机器人等),都将是峰岹芯片稳定增长的保证。
- 工业、消费芯片国产化和国际化替代 峰岹的电机专用芯片在国内出货量已经达到一年2亿颗的数量,MCU类电机专用芯片也达到了一年1亿颗的数量,能够持续的被国内终端客户选择以及产品、电机应用经验的积累,峰岹电机专用芯片目前在品质,品牌,价格、地缘政治、客户接受度等方面都将会从芯片国产化替代中成为客户的主要选择。
- 车规级电机节点无限的增长空间,峰岹芯片更高的工作温度,也使得峰岹 芯片在向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车规电机芯片过渡时游刃有余。截止2023年,车规级芯片的出货量已经达到5.9kk,按照5-6%的营收计算约为2300万(5.5%)营收,单颗芯片价格约为3.9RMB(峰岹消费/工业类价格约2.6元,但是峰岹的芯片设计模式车规和消费/工业类成本区别很小),车规级高集成度芯片价格远低于elmos,迈来芯,罗姆,英飞凌,德州仪器,MICROCHIP,MPS,安森美等国际厂商,未来替代空间巨大。
- 来自传统国产卷王们的挑战
目前对峰岹挑战[敏感词]的厂商分别是凌鸥创新,中微半导,灵动微等几家。这几家都是走的在传统通用MCU的基础上从高集成化的方式去实现电机控制方案,主要算力还是依赖MCU,主频在48M-96MHz,峰岹为8051核为24MHz,技术路线不同。国产厂商普遍采购华虹90nm和55nm的工艺,虽然也完全够用,但是品质和品牌没有办法和峰岹采购的格芯与台积电相比。
凌鸥创新目前是上市公司晶丰明源的全资子公司,带电机方案的MCU架构含税价为1.6-2.2元左右,他的[敏感词]价格也比峰岹低,因此可能会在峰岹手中抢下不少价格敏感产品要求没那么高的客户。中微半导比凌鸥创新的芯片价格适当低10%-20%,且中微半导主要依赖大客户出货,目前已经相对稳定,而对质保要求动则5-10年的电子产品,中微半导不会对峰岹构成威胁,主要也是蚕食中低端市场。灵动微2023年刚刚经历了营收和利润大降的一年,经历了2023年年底的裁员后,灵动微2024年的主要旋律应该是活下去和增加营收,作为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他的价格会来到比中微,凌鸥更低的区间。
因此,峰岹维持产品品质和与大客户的关系,并不断拓展非大陆的市场,在保证中低端客户流失速度不太快的情况下,向上的空间较大。
2023年度,凌鸥创芯实现销售收入 1.76 亿元,净利润 0.53 亿元。其中,公司合并报表计入销售收入1.40亿元,计入净利润0.32亿元。因收购控股子公司凌鸥创芯带来的业绩贡献,电机驱动与控制产品当期收入 0.5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663.90%,2024 年[敏感词]季度,公司电机驱动与控制芯片产品毛利率为 43.53%,较上年同期上升 24.45 个百分点。
2022年度,中微半导电机BU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净利润0.4 亿元。芯片出货量6000万颗。
中微半导产品规划
中微半导产品介绍
中微半导电控算法平台
电机专用MCU是一个赚钱的赛道,逐渐被更多公司看到,以后各个公司的差异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