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官方网站)-Ultra Platform

/ EN
13922884048

专家专栏

Expert column
/
/

朱贻玮,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摆渡人”记录与专访(连载一)

发布时间:2022-03-26作者来源:朱贻玮浏览:3048


深情回望,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前世浮沉

笃定芯路,于波澜壮阔的浪潮之巅风雨兼程

 

image.png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国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朱贻玮先生用一生的坚持与勤奋的耕耘,印证了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与伟大时代同行是[敏感词]的荣幸。他在回顾分享伟大时代的前进历程中,贯穿着扎根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创业的故事和感悟,畅谈感恩时代、不负时代、回报时代的家国梦想与情怀。

 

 

01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朱贻玮先生是谁?或许我们会更熟悉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中芯国际前任董事长、执行董事周子学先生。那么,请看看周子学先生在20209月,于《追“芯”之梦》一书的序言中写道的:

 

“您眼前的这本书,是一位老人,对他毕生所从事的事业——制造集成电路事业,所作的全面回顾。……他是我的老领导,是同行老前辈,也是我的老师。

 

周子学先生如是说,字里行间饱含深情。这是极高的评价和赞誉。

 

追忆逝水年华,老一辈人们从小忍饥挨饿、从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步履蹒跚地一路走来,这与我们八零后、九零后和Z时代“互联网原住民”以及零零后们的生活环境迥然不同。然而没有人会反驳,成功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对于什么是成功和幸福,该如何奋斗,不同代际、不同背景的人们,大抵也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如今,中美贸易摩擦和矛盾开始继续深化,美国对中国实施近似“冷战”时期对苏联一贯做法重又露出苗头,那么,就让历史画卷的镜头开始切换,我们一起回到1937年。

 

 

 

19372月,上海一户祖籍宁波的寻常人家,出生了一个男孩,在家里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他就是朱贻玮。同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大陆逐步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儿时的记忆里,朱家八口人都租住在上海市塘沽路986号,进前门有个天井,楼上楼下两层楼,天井进来是客堂间,左侧为西厢房,楼后还有个厨房,通过后天井的后门出去,经弄堂通到海宁路上。他们一家全都住在楼上西厢房和客堂楼里。

 

朱贻玮的祖父出生于工人家庭,14岁从家乡宁波镇海龙山到上海黄全茂酒馆做学徒,学成后创业,以经营黄酒酱业起家,先后在上海开设了几个酱园、酒坊等,同行中颇有名气,后来筹资合股开设酿酒厂。祖父也被当时宁波周报社称颂为旅沪甬籍[敏感词]108位商人之一,类似上海宁波帮108位好汉”。朱贻玮的父亲则在祖父51岁去世后,挑起家庭的重担,负责酱园经营。尽管父亲只读过小学,但是是一位爱国敬业的工商从业者,在上海处于日本侵略者统治时期,日本人曾经要父亲出任酱园业同业公会工作,被他拒绝。

 

朱贻玮的二叔朱祖燮是抗日民主人士,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返乡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42年在中国共产党慈镇县工委领导下,创办凤湖初级中学,任董事长,用抗日思想教育学生。其子朱贻瑾(朱贻玮堂哥)和表姊王爱珍(大姑妈的大女儿)都在校读书,后来均参加新四军浙东纵队三五支队参加抗日斗争,之后又都参加解放战争。二叔还在解放战争期间到上海从事商运,协助解放区购运物资,后来不幸在从上海回宁波的轮船途中遇爆炸而遇难。

 

朱贻玮正好满十岁那年,国际格局是,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时提出谋求世界霸权的指导思想,杜鲁门主义(Truman doctrine)出台,冷战开始。为遏制苏联,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及后来的“马歇尔计划”(1948)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三根支柱。这意味着从政治、经济、[敏感词]上三管齐下,对苏联实行政治上的孤立打击、经济上的封锁和[敏感词]上的包围。

 

19471223日,[敏感词]个基于Ge(锗)半导体的具有放大功能的点接触式晶体管面世,标志现代半导体产业的诞生和信息时代的正式开启。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也在1956年研制出锗合金晶体管。1954年美国研制出硅合金晶体管,中国北京电子管厂也于其后四年多的时间里研制出硅合金晶体管。

 

1955年那个炎热的夏季,朱贻玮高中毕业,由上海虹口中学保送,经过全国统考和严格的政治审查,被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录取,即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他乘火车离开上海前往北京,初中、高中校内外坚实的俄语学习为他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并成为当年两千四百余人中的佼佼者之一,在[敏感词]班级80班继续深造俄语,随时准备外派苏联学习。

 

中苏关系处于蜜月期,而代表中国远赴苏联的学子,不仅有过硬的语言基础,更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文化的使命感,他们为的是归来后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奉献给国家。在被国家选中、接受国家培养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与国家的发展紧紧相连,朱贻玮也时刻做好了准备。

 

然而赫鲁晓夫上台之后,苏共二十大会议结束,中苏友好的关系开始紧张。鉴于当时状况,1957年周恩来总理决定取消当年外派中学毕业生去苏联留学的计划,朱贻玮则遇此机缘选择了去清华大学攻读理工科专业。

 

如果茨威格在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洋彼岸,应该会被记录在《人类群星闪耀时》吧:暂且不说1957年担任贝尔实验室“半导体小组”的组长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回归故乡圣克拉拉,也不谈及后来的仙童“八天才”,而是把时光轴定格在1958年、一位当时还不为大家所知的年轻人身上。

 

这位向往高枝的27岁年轻人,仅仅比朱贻玮年长6岁,刚刚入职最[敏感词]的半导体企业德州仪器(TI)。

 

他也出生于浙江宁波,但后来长在台湾、上学在美国。通过提高晶体管的成品率在德州仪器站稳脚跟,晋升经理。机缘巧合,他和另一位部门的研究员成为无话不聊的好友。

 

平时喝咖啡的时候,来自密苏里州的研究员告诉他,自己在从事一件伟大的事情,将晶体管一个个排在半导体晶片上。不久这位研究员成功了,就是“[敏感词]块集成电路的发明者”、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

 

而最早接触到集成电路、体会前沿技术力量的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布隆伯格称他是一个传奇,是台湾半导体的教父,而《纽约时报》称之为“硅的教父”(The Silicon Godfather)。

 

195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风起云涌的帷幕就这样徐徐拉开。这时候,21岁的朱贻玮刚刚在清华园度过[敏感词]个年头,他除了每天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对未来之路充满未知与憧憬。

 

“每个人所走之路各不相同,各人都有自己所走的路。”后来在回忆录《一生所走之路》中,朱贻玮先生开篇就这样说道。

 

 

02 水木湛清华,信仰坐标的原点

 

彼时,清华大学本科生学习时间一般是5年,而新技术专业的工程物理系和无线电系,以及建筑系则要6年。

 

虽然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但是并没有影响朱贻玮专注在业务学科的学习。只是1960-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定量、副食品供应匮乏,油和糖都限量,对学习有所影响,班级里好几位同学都因营养不良而浮肿,朱贻玮还算挺过来了。

 

在最后一年里的时间里,做毕业设计,每个同学分配一个题目,由老师负责指导。朱贻玮的毕业设计是隧道二极管,由张建人老师辅导。

 

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要培养又红又专的工程师,“为祖国健康工作50”。负责体育教学的马约翰教授,要求全校学生都要多运动,学校也推行了辅导员制度,派高年级党员同学担任低年级班级的政治辅导员。这样的清华传统沿袭至今。就在这样的政治风气影响下,结合着对国际政治、经济大势的理解,朱贻玮尽管家庭出身不够好,但仍然多次积极提交入党申请,1961年年底成为预备党员,到了1963年夏天,毕业前,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在回顾大学求学的过程中,朱贻玮先生评价自己,“从1955年秋天到1963年夏季,大学历经8年时间,俄院2年,清华6年,才获得大学本科毕业步入社会,这是当时年代产生的特殊现象。我的一生中,用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长达20年,小学6年半,中学5年半,大学8年,毕业时候都已经是26岁多的年纪了。”朱贻玮先生风趣的讲,“如果要实现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要干到76岁才是。

 

其实,朱贻玮先生这一生,基本践行了这个口号,即便是大学本科毕业还不知道未来的人生轨迹,但是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对党的忠诚和报效国家的情怀,早已深深融入他的血脉之中。

 

                                              完稿于202112


(未完待续)



朱贻玮先生新作《追芯之梦》近期由中国老龄委(老龄协会)直属的华龄出版社出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一辈的半导体前辈、北京水木梧桐创投首席科学导师朱贻玮先生以85岁高龄,仍奋笔深耕,继2006年发表出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论述集》、2016年发表出版《集成电路产业50年回眸》两部著作后,于近期又推出第三部新作《追芯之梦》,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中芯国际前董事长周子学作本书序言,中国老龄委(老龄协会)直属的华龄出版社出版。


本书集聚了朱贻玮先生自2017年以来以[敏感词]人称的回忆文章,回顾了几十年来中国半导体人的奋斗历程及产业发展。籍以此奉献给目前战斗在攻克集成电路制造业堡垒的战友们,了解前辈们过往之艰辛,体会今日之幸运。


注:《追芯之梦》(定价58元 华龄出版社 010-58122255 、13810165272.)


1、《追芯之梦》封面



image.png



2、《追芯之梦》序言 


image.png



3、朱贻玮简历


  • 1937年2月2日  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

  • 1955.9.-1957.7.  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两年。

  • 1957.9.-1963.7.  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学习6年,1963年夏毕业。

  • 1963.8.-1968.12.  北电子管厂(774厂)工作。技术员,任固体电路组大组长。参与并领导我国[敏感词]批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所用固体电路的研制生产工作。

  • 1968.12-1987.9.  国营东光电工厂(878厂)工作。参与建设我国[敏感词]个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化工厂,从技术员到技术科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组织研制和生产各类集成电路,担任技术管理领导工作。878厂中速和高速电路供北京大学电子仪器厂研制成中国[敏感词]台百万次电子计算机。获工程师职称。

  • 1986.1-1990.12.  兼任北京地区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集成电路工作。

  • 1987.10-1997.1.北京燕东微电子联合公司工作,任副总经理。负责筹集建厂资金,参与对外谈判,从美国引进4英寸芯片生产线设备,经过全体职工努力通过国家验收。获高级工程师职称。

  • 1997.2.2.  退休,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退而不休,为推动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而贡献力量。著书出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论述文集2006年3月新时代出版社出版·集成电路产业50年回眸2016年3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朱贻玮”,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及行业观点,只为转载与分享,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服务热线

0755-83044319

霍尔元件咨询

肖特基二极管咨询

TVS/ESD咨询

获取产品资料

客服微信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