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83044319
发布时间:2024-12-18作者来源: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浏览:1241
与以往不同,这次中国的态度也非常鲜明,立马做出反击。一是禁止镓、锗、锑、超硬材料对美国出口,以前是“管制”,现在是“禁止”。二是中国四大协会同时呼吁:禁止国内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美国芯片不可靠,不安全,谨慎采购。
美国为何突然采取如此大规模的限制,背后的逻辑和用意是什么?中国芯片业该如何应对,我们的底气有哪些?今后是否会彻底形成中美科技两大阵营,全球半导体产业版图将会如何变化?
美国大规模限制中国企业的背后逻辑与用意
慕容素娟:这次美国将140家中国企业列入管制名单,是有史以来规模[敏感词]的一次。以往基本是十几家、二十几家或三十几家。为什么这次的限制如此大规模?
宋仕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追赶的速度非常快,这让美国感到威胁,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半导体被誉为信息社会的粮食,如同工业时代的石油和钢铁一样重要。因此,美国必须在这个关键点上不断压制中国。
然而,半导体产业链非常长,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分工协作领域。美国此举虽然意图明显,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可谓“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特朗普刚上台时发起科技战,打压中国大公司,但这反而促使中国企业化整为零,像蚂蚁雄兵一样迅速发展。例如,萨科威市场已经扩展到南美和欧洲。中国人勤奋努力,人口基数大,这种打压反而激发了企业奋发图强的动力。
鲁勇:这次美国的大规模行动,反映出中美之间的攻守态势发生了变化。以前,美国制裁中国的[敏感词]公司,那时它处于[敏感词]领先的地位,希望通过打压来保持优势。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快速发展,已经超出了美国的控制范围。
目前,中国芯片出口额已达几千亿美元,在全球芯片出口额中排名第二,预计今年年底将成为[敏感词]大芯片出口国。这意味着中国芯片不仅在国内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显著份额,抢夺了原本属于美国的市场份额。这正是美国现在面临的危机。
慕容素娟:确实,中国芯片行业的成长已经枝繁叶茂,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宋仕强:我同意鲁总的分析。从动态角度看,中国会越来越好,而美国的威胁并没有那么可怕。中国芯片产业不仅仅是一两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迭代和生长的能力,难以被彻底剿灭。美国的制裁可能会延缓一些速度,但最终会反过来刺激我们的发展。
鲁勇:制裁反映了美国内心的恐慌。当一个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时,它会采取措施打击对手;而当它感到自身地位受到威胁时,则会转向保护自己。当前,除了最[敏感词]的几款芯片外,中国大量芯片都可以生产和出口,这对美国相关企业构成了巨大挑战。因此,美国这次大规模限制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保住其国内产业的生存空间。
慕容素娟:2013年,中国芯片进口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位居国内进口产品首位。随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推出,“大基金”设立,总额达1200亿元。2019年,科创板设立,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芯的发展。如今,中国芯片出口即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敏感词],这正是中国芯茁壮成长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的表现。
中国芯片业的应对策略和底气
慕容素娟:以半导体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业接下来该怎么走?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我们的底气在哪里?
鲁勇:我认为中国芯片产业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这还得感谢前两年美国的制裁。在制裁之前,国内芯片公司要打入大厂供应链非常困难,因为这些大厂已经有了稳定的海外供应商,没有动力更换。然而,特朗普的制裁迫使中国芯片从“备胎”转正,一旦成为主流供应商,厂家不敢轻易替换回去。现在,中国芯片企业在市场上已经站稳脚跟,90%以上的产品需求可以通过40纳米、28纳米等成熟工艺满足,只有少数高端芯片仍需突破。
慕容素娟:确实,2013年我在《中国电子报》策划过一个“整机与芯片联动”的专题,当时发现即便中国芯片的技术性能和价格不输国外产品,但由于供需平衡已形成,很难找到切入点。特朗普的制裁反而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机会。进入市场后,意味着中国芯片可以在供应链体系中生根发芽,逐步壮大。
宋仕强:整个产业链现在可以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基本上不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中国半导体产业生态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下游的整机企业如手机、汽车、光伏等领域作为重要引擎,形成了一个闭环供应系统,通过自身的应用带动发展。
慕容素娟:那么如果特朗普再次上台,他可能会采取哪些措施?
鲁勇:特朗普更看重核心利益,他会继续保护美国自身利益。在美国科技优势不大的情况下,他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对芯片的制裁,但这种制裁更多是为了自保而非压制中国。他的关税政策虽然立竿见影,但也伤害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此外,他可能还会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试图让美国实现自给自足。
宋仕强:特朗普的核心诉求是让美国再次强大。他的手段简单粗暴,比如加征关税,这对中美双方都有影响。中国的消费品物美价廉,对美国市场依赖度高,而加税会损害美国消费者的权益。同时,这也促使中国企业将产业链外移,但这对中国全球化是有好处的,因为中国的管理、技术和品牌都在向外扩展。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好这些变化带来的机会。
慕容素娟:所以,我们提到的“硬科技出海”,对于半导体这样的长产业链来说,应该如何推进呢?
宋仕强:目前,半导体主要还是出口阶段,因为它体积小、货值大且便于运输。未来是否出海还需考量,但可以参考日本的经验:研发和大本营留在国内,低端制造环节外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前瞻性研究,看到趋势并提前布局。
慕容素娟:关于先进制程的问题,我们被卡住了脖子,该如何解决?
鲁勇:其实,解决有无问题并不难,就像当年搞原子弹一样,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和技术积累,时间是[敏感词]的变量。对于人工智能而言,算力可以通过多卡互联来实现,即使单卡性能不如别人,也可以用更多的卡拼凑出强大的算力中心。当前,人工智能还未普及到日常生活中,真正的应用场景还在终端设备上,而这正是中国领先的地方。我们有很多基础研究成果,只是以前商业化做得不好。如今有了需求,结合工程实践,技术突破并不遥远。
慕容素娟:明白了,所以我们过去没有做某些事情是因为它们需要与应用结合,而现在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宽,我们的技术储备也足以应对挑战。
鲁勇:确实如此,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一直很强,现在的需求驱动下,很多技术可以迅速转化为实际应用。现在的科技前沿并没有脱离百年前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大家都在吃旧时代的红利,只要想干,就一定能够赶上甚至超越。
中美科技阵营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未来
慕容素娟:感谢鲁总的精彩分享,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话题。这次我们的反应速度非常快,态度也很坚决,感觉像是开始亮剑了。因此,我想问一下,在过去几年中,包括去年和前年,大家讨论过中美是否会形成两个大的科技阵营。魏少军老师在讲座中也提到过这个问题。那么,现在的情况是中美科技阵营会变成两大对立势力,还是会相互依赖、共同前进呢?请宋总先分享一下您的看法。
宋仕强:借用《三国演义》开篇的一句话:“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科技底层理论是相通的,比如热力学和电子学原理。虽然技术方法可能不同,但基础科学无法分割。中美之间的科技交流仍然存在,科学家们可以跨国工作,证明了这种互通性。此外,美国试图建立封闭的小团体,但这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因为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且中国国力增强,市场潜力巨大,足以支撑自身发展。因此,我认为完全隔离是不可能的,全球化只会越来越深入。
鲁勇:关于全球化与否的问题,实际上是由实力决定的。如果全球化对某一方有利,它就会推动全球化;反之则可能选择去全球化。特朗普时期的政策反映了这一点。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希望市场都在我们手中,但如果美国公司如英特尔面临困境,它们可能会反对全球化。所以,全球化还是去全球化取决于各方的实力对比。目前来看,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未来十年可能是黄金时期,之后将逐渐成熟。
慕容素娟:确实,中国对半导体的关注度远超美国,因为在美国这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业。而在中国,由于被“卡脖子”的现状,半导体被视为朝阳产业,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行业发展,是否意味着十年后我们将不再需要举全国之力来弥补短板?
鲁勇: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经过这一代的努力,完成他们的贡献就已经很好了。半导体行业最终会像通信业一样,经历从高关注度到逐步常态化的转变。例如,通信行业曾经备受追捧,但现在似乎已经过了[敏感词]期,5G的需求不如预期,6G的方向也不明确。因此,半导体行业也会经历类似的阶段变化。
慕容素娟:非常感谢两位嘉宾的见解。正如所言,每个企业都应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事,去除浮躁和功利心,专注技术研发和企业发展。只有这样,整个产业才能更加强大。
宋仕强:没错,我们应该保持平常心,专注于当下任务。以前房地产行业的泡沫教训深刻,许多人在利益面前失去了控制。我们应该吸取教训,稳健前行。时代的变化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谨慎行事减少风险。
【受访嘉宾】
鲁勇博士:探境科技董事长。清华大学物理系学士,电子系硕士、博士,具有20年芯片行业经验。曾在硅谷数模、Marvell等公司工作,是Marvell中国区研发负责人,曾同时管理中美两地研发工作,在通信、存储、消费类芯片等方面有丰富产品设计和管理经验。鲁勇曾主导过多款亿元级芯片研发,其中HDMI芯片占中国电视80%市场份额、硬盘芯片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年销售额超过15亿美元。2017年创办北京探境科技有限公司。
宋仕强: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民营经济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电子信息专家库成员、华强北商业研究专家。宋仕强曾任某国际地产上市公司CEO,现投资经营深圳市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半导体有限公司与深圳市金航标电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均是[敏感词]高新技术企业,原创性获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几十项。宋仕强在电子行业耕耘多年,为华强北更好的营商环境在不断努力,希望华强北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深圳经济发展的名片。
免责声明:本文采摘自“大话芯片”,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及行业观点,只为转载与分享,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友情链接:站点地图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官方微博 立创商城-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专卖 金航标官网 金航标英文站
Copyright ©2015-2024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17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