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83044319
发布时间:2024-05-28作者来源: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浏览:1545
近来RISC-V造芯火热,虽然市占率尚不及Arm零头,坊间轶事却充满趣味,让人饶有兴致。
试举一例:
要理解本土RISC-V快速发展的底层逻辑,先要了解MCU行业的造芯模式。
【MCU设计就像搭积木,Arm是[敏感词]的供应商】
MCU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内部结构逐渐固化,内核、外设、存储器等主要构件都能买到标准的“模块”。大众印象中,从零开始手搓芯片的研发模式愈发少见;取而代之的,购买现成模块,组装芯片的方式大行其道。这里的模块,行话叫IP,本质上是知识产权在半导体行业的一种商品形态。设计模块、做模块生意的公司叫做IP供应商。一众IP供应商中,促成现代IP商业模式的Arm,不但稳坐移动处理器的头把交椅,在MCU内核领域也处于垄断地位——由于Arm指令集私有,获取Arm内核的[敏感词]途径就是经由Arm授权。据统计,国内超九成32位MCU使用Arm Cortex-M内核,绝大多数国产MCU企业都在向Arm付费。
Arm的盈利模式在业内有一种诙谐的说法,叫做收“智商税”。在这里,收智商税不是割韭菜,而是指通过提供IP模块,向MCU设计企业收取知识产权的授权费用。Arm的主要收入有两类,一类是IP授权费,另一类是版税,通俗点讲就是提成。具体而言,MCU企业使用Arm内核构建芯片,无论后期产品实际销量如何,哪怕一颗芯片没卖出去,也要先交一笔费用,这就是授权费。授权费属于一次性收入,相比之下,版税主打一个细水长流。Arm从MCU的销售额中抽成,使用Arm内核的MCU,每卖出一片,厂商就得向Arm支付一笔提成费。
无论授权费还是版税提成,最终都包含在芯片价格里,由客户买单。既然如此,更省成本的自研内核为什么反而少见?因为跨不过生态这道坎。集成电路行业最经典的马太效应,莫过于某种芯片的客户较多,便吸引更多的企业设计和生产这类芯片,导致客户进一步增加,如此循环往复。把握住内核机遇的Arm,就是强者恒强的典型。由于入局早,Arm获得了极大的先发优势,客户群体随业务增长不断扩大,其产品在持续的迭代中也一直处于[敏感词]水平。目前Arm拥有业内[敏感词]的客户和开发者群体。可以说,Arm内核MCU的开发模式,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开发习惯。使用Arm内核设计MCU,自然是一众MCU厂家的默认选择。因此,自研内核的竞争对手虽然只有Arm一家,但自研内核的MCU却要面对Arm联盟的铜墙铁壁。
Arm生态坚实的基础是挑战者异常高的运作成本。由于生态不完善,企业自研内核不仅要设计芯片,还得下场兼做生态建设:既要配套软件开发工具,又要劝说客户接受小众产品。芯片往往因为学习成本高、工具链支持差、客户主观切换意愿弱,在推广阶段受阻。当芯片设计从产业化的关键变成长链条的一环,投资回收的周期就会拉长,成本大幅上升,种种挑战都导向同一个结论:难以为继。芯片设计本质上是严肃的商业行为,无法带来收益的创新无异于对资源的浪费。没有独特的优势,做自研内核未必吃得开,所以大部分MCU企业宁愿一直在Arm生态里卷,也不走自研内核的路线。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Arm称霸内核市场的局面,意味着上一轮内核竞争已经结束。作为群雄逐鹿的胜利者,Arm架构在MCU行业的地位,就像intel的x86之于CPU。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要适当打理,这座庞大的帝国尽可千秋万代。然而,Arm的王位还没坐热,边境就燃起了烽火。
只不过,这次Arm面对的不再是混战的群雄,而是意欲单挑的RISC-V。
【时势造英雄,RISC-V的机遇和崛起】
开源内核如此多,为什么选RISC-V?这里面既有时局的推动,也离不开RISC-V自身的努力。
开源的RISC-V面世于2010年,直到2015年才成立基金会,创始成员也只有36个,可以说初期反响平平,并未掀起什么风浪。境况改善、进入公众视野,是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时候。那会儿美试图对华封锁芯片技术,华为等一批使用Arm内核构建移动处理器的企业遭到制裁,舆论一片哗然。虽然Arm作为全球化的IP供应商,主观上可能并无限制中国企业的意愿,但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这家位于英国的日本公司,也只能接受美国的裹挟,成为其限制中国芯片发展的趁手工具。“架构授权”到“架构霸权”的转变,一招釜底抽薪,让国内企业看到了全球分工的脆弱性。欧美技术割据每次加剧,国内短板困境就愈发艰深,“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等往日打鸡血的口号,就显得越真实、重要和紧迫。正是这时,RISC-V的备胎地位日益凸显,开启了转正之路。
上文已经提过,自研内核[敏感词]的问题是生态建设成本太高。对于常规MCU企业,单打独斗无异于飞蛾扑火,即使有意抱团,玩家不够,攒不起局,游戏也就无从开始。RISC-V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凭借开源的架构规范,吸引IP供应商、芯片设计企业、方案商和终端客户入局,将生态建设的成本分散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最终在Arm的铜墙铁壁上凿出了一个窟窿。
中立、开放的定位,意味着RISC-V不会被少数公司控制,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强的参与感充分调动了产业链各环节的积极性。国内,阿里巴巴、芯来科技、赛昉科技和中国台湾的晶心科技等知名IP供应商纷纷推出RISC-V内核,海思、兆易创新、沁恒、泰凌微、博流智能等众多芯片设计企业更是发布了大量的RISC-V MCU。国际上,高通联合博世、英飞凌、Nordic和NXP成立RISC-V公司进军汽车行业、瑞萨将自研RISC-V内核的MCU导向物联网和消费电子。IAR、Segger、MRS、RT-Thread等公司和团队发布了适于RISC-V MCU的通用集成开发环境。目前,RISC-V国际基金会已在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出近4000名会员,RISC-V高速发展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
【欣欣向荣的RISC-V生态,与暗流涌动的同行竞争】
最近夸RISC-V的文章不少,许多人对它的误解却并未消失。与常见的开源软件不同,RISC-V不直接提供现成可用的处理器内核,而是开放指令集架构规范,鼓励IP供应商或芯片设计企业自行设计。
近几年,RISC-V在Arm的地盘上攻城略地。中国作为RISC-V在亚洲的主战场,本土IP供应商自然一骑绝尘。例如,芯来科技的Bumblebee、N100、N300内核对应兆易创新GD32VF103和GD32VW553、中移芯昇CM32M43xR以及中微ANT32RV56xx;阿里巴巴的C906、E907内核对应博流BL606P和算能CV1812H;中国台湾晶心科技的D45内核对应先楫HPM系列MCU等。
一些研发能力较强的MCU设计企业也对自研自用RISC-V内核的道路进行了探索。例如,南京沁恒的CH32V、CH32L、CH32X系列,以及上海海思的Hi3065H等,都使用了自研的RISC-V内核。
根据RISC-V基金会2024年公布的研究报告,虽然RV芯片整体市占率在2022年仅有1%,但23年可达2.6%,此后一路狂飙,将于2030年超过20%。倪光南院士预言的x86、Arm、RISC-V三分天下的局势,似乎指日可待。
【老模式的新窘境,MCU内核供应商微微尴尬】
毫无疑问,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是RISC-V阵营可圈可点的成就。但是在联盟内部,开拓市场后的利益分配,也未尝不存在竞争。
我们已经知道,在Arm一手建立的游戏规则下,MCU的设计模式是购买IP组装芯片。本土RISC-V IP供应商+MCU设计企业的组合,虽然实现了“自组可控”,杜绝了“卡脖子”的可能性,但商业模式没有改变,还是走上了Arm的老路。
不同的是,Arm“交朋友”风格的版税已经很低。新晋的MCU内核供应商们,既要与Arm同台竞技,又要面对一众同门的压力,可谓拒虎驱狼。当前RISC-V市场远未开发成熟,发展空间大但存量市场小,照中国人做生意的风格,价格越做越低,有限空间下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考虑到芯片从研发到盈利的周期较长,IP供应商研发成本的回收周期也很长,RISC-V生态建设如火如荼的背后,一众MCU内核供应商的处境或许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内核供应商的激烈竞争,虽让MCU设计企业稍有便宜可占,长远看却不见得是件好事。如果运气差选择了实力较弱的供应商,未来供应商盈利能力衰退,内核研发与开发工具的维护必然迟滞,牵连芯片竞争力下降暂且不谈,一旦研发停摆,MCU设计企业就不得不面临更换供应商的问题,成本和风险远超前期收益。
反观去年底海思发布的A2系列MCU和今年三月瑞萨发布的R9A02G021,都是企业基于自研RISC-V内核构建的MCU。大厂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踏入自研RISC-V内核赛道,确实从源头上消除了供应商相互竞争的潜在隐患,但也让MCU内核供应商的处境变得微妙:缺失头部企业的支持,不但市场规模缩水,再造Arm神话的长远目标面临降级也未可知。大厂自研内核,或许意味着Arm一手缔造的“上游内核IP供应商+MCU芯片设计企业”的商业模式正在解构,RISC-V生态共建的语境下,多模式并存的MCU设计纪元已经开启。
【产品同质化或成为下一轮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Arm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导致MCU形态千篇一律、市面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论调已是老生常谈。伴随RISC-V阵营逐步壮大,相同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RISC-V国际基金会的CEO Calista Redmond就曾发文表示,供应商要在开放标准基础上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差异化,简单讲就是存同求异:在遵循RISC-V规范的前提下,IP供应商和MCU设计企业,各家发挥特长,做出特色。
MCU的特色如何挖掘?对内核而言,优化尺度是个难点:细微的改动看不到竞争力,过度改进又会造出忒修斯之船——失去兼容性就意味着失去生态的庇护。早些年,IBM的Power架构牺牲兼容性追求性能,最终败给intel;MIPS因为追求灵活性导致架构碎片化,后来败给Arm,都是前车之鉴。MCU内核优化的另一个尴尬之处,在于效果改善不够直观,终端用户体验上很难和同类产品拉出差距。如此看,RISC-V虽然开放,也给内核套上了缰绳,差异化在内核层面的空间似乎有限。
相比之下,经由MCU设计企业贡献的产品特色,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今年先楫发布的RISC-V微控制器HPM6800,就通过集成芯原2.5D GPU,让产品的图像处理性能大幅提升。南京沁恒内置USB和以太网PHY的青稞RISC-V系列MCU,通讯接口的易用性也让人印象深刻。由此看来,MCU厂商将RISC-V导入特定领域,再进一步发展出特色,或许也不失为一计良策。
【尾声】
RISC-V的兴起既有国家意志的纵横捭阖,也离不开本土企业的自发探索。席卷全球的燎原之势让我们有理由相信,RISC-V必将成为中国和世界集成电路产业成长的新支点,撬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达到新高度。
免责声明:本文采摘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及行业观点,只为转载与分享,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友情链接:站点地图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官方微博 立创商城-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专卖 金航标官网 金航标英文站
Copyright ©2015-2024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176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