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官方网站)-Ultra Platform

/ EN
13922884048

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re
/
/

Android闭源,中国手机厂商应开启备胎计划,共建OpenHarmony开源生态

发布时间:2025-04-01作者来源: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浏览:617

一、Android闭源,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


2025年3月,Google宣布将停止维护Android开源项目(AOSP)的公共开发分支,所有Android系统开发工作将转移到谷歌内部进行。


1、Android因开源而兴


因为信赖谷歌,所以加入Android。


因为反对iOS垄断,所以支持开源。


1)因开源获得垄断性份额

Android从诞生以来以开源生态闻名,并凭此迅速占据全球74%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如今开发模式急转直下,对全球产业格局会产生深远影响。


2)因开源获得垄断性开发者生态


Android从2007年开始建立生态,至今已有18年之久,一个10亿人口以上移动端生态,早已成形。


2、谷歌的解释,不是完全闭源


谷歌随后澄清称仍会遵守开源协议要求,发布新版本(如Android 16)时公开源代码,强调开发转向内部并不意味着完全闭源。


3、不要看谷歌说了啥,要看他做了啥


就算现在不是完全闭源,也正在步步走向完全闭源。


1)AOSP的持续集成/交付平台和代码审核工具(如Gerrit)一旦关闭,那么只有谷歌内部员工才能访问内部代码库或提交代码。

2)Android将从实时透明的社区协作,变为由谷歌封闭主导的“选择性开源”。

3)谷歌或仅保留法律义务部分的开放(如GPL协议要求的内核代码),大量中上层代码将逐步闭源 。

4)AOSP官网很快公告不再支持开源拨号器和短信应用,并将其从源代码清单中移除——这意味着纯AOSP构建的ROM将缺失基本通话和短信功能。

4、Google已打开闭源的潘多拉魔盒

1)大模型闭源


谷歌逐步闭源核心大模型,如PaLM(2022)、Gemini(2023)仅提供API或有限访问,仅开源较小模型(如Flan-T5)。在大模型领域通过闭源Gemini维持竞争力。


2)Android闭源


2025年3月,Google宣布将停止维护Android开源项目(AOSP)的公共开发分支,所有Android系统开发工作将转移到谷歌内部进行。


二、中国手机厂商影响


1、第三方开发受限

以往,每当Android有新版本开发,社区开发者可以通过AOSP的Gerrit平台实时浏览代码提交、了解新功能改进,甚至提交补丁参与其中。然而现在,AOSP代码将在谷歌内部“闭门造车”,第三方开发者只能等到谷歌发布稳定版源码后才能看到整体改动。

2、第三方ROM项目的创新空间被压缩

无法及时获取[敏感词]源码,错过了开发黄金期,许多创意功能的实现将推迟甚至被扼杀。


3、对手机厂商短期影响小


1)除了纯血HarmonyOS,都是Android


小米(MIUI/HyperOS)、华为(原EMUI)、OPPO(ColorOS)、vivo(OriginOS)、荣耀(MagicOS)、联想(ZUI)、中兴(MyOS)、一加(H2OS)、魅族(Flyme OS)等无不以AOSP提供的基础框架和内核组件开发定制系统。


2)中国手机厂商暂时影响小


谷歌此次收紧AOSP开发权限,短期内对中国手机厂商的现有业务影响有限。绝大多数头部厂商(如小米、OPPO、vivo等)都与谷歌签署了Google Mobile Services (GMS)许可协议,属于谷歌官方认证厂商。

3)中国手机厂商OS竞争性削弱


官方认证厂商仍可通过内部闭源分支获取Android新版本代码支持。这些厂商即使看不到公开的AOSP实时开发动态,也就是谷歌建立了“黑㘡子”,但仍能在Android正式发布后取得源代码,用于定制其系统。

4)延迟获得稳定版本


此举对当前OEM与谷歌合作模式影响不大——厂商依然可以基于谷歌发布的稳定版代码进行适配。


4、对手机终端用户没有影响

1)无感


手机终端消费者在短期内几乎感觉不到变化,Android系统更新照常推送,各品牌UI也会继续迭代。

2)断供风险


短期来看,AOSP闭源对终端用户的直观影响“几乎没有”。然而,黑匣子一旦建立,自然有杀招在后面。

5、对手机厂商的长期影响


1)加深依赖


从长期看,谷歌强化对Android底层代码的控制,加深中国厂商的依赖。

2)影响创新


由于无法提前参与和跟踪开发,国内厂商今后如想保证系统兼容[敏感词]Android生态及应用,只有天天盯着谷歌,这将削弱厂商在系统定制上的自主创新空间。

3)面临断供危机


这印证了中国厂商始终受制于Android平台根基的不确定性,一旦谷歌改变政策,依赖其生态的厂商面临危险。


三、中国手机厂商的断供危机


1)华为的前车之鉴尤为典型:

2019年起华为遭美方制裁失去GMS授权,只能依赖公开AOSP维持系统更新。

此次AOSP开发闭门化后,如果遭遇华为类似遭遇,那么这样的中国企业怎么办?



四、中国手机厂商应对之策“备胎计划”

一方面继续稳固与谷歌的合作,尽可能获取Android演进支持。另一方面未对自主操作系统和关键技术的投入,准备好备用方案。


1、深耕现有Android分支

厂商可维护好当前所用Android版本的代码库,基于既有开源代码积累进行二次开发,减少对谷歌更新的[敏感词]依赖。

2、提前布局替代OS计划

借鉴华为“备胎计划”的经验,各厂商应预研自主OS或深度参与国内开源OS项目。OPPO早在华为被制裁后就启动了自主系统预研项目(代号“Plan-B”),小米也在2023年发布了面向万物互联的“澎湃OS(HyperOS)”以替代MIUI。不能花拳绣腿,一定要练成真功夫。

3、联盟合作共建

中国厂商可以抱团取暖,共同维护一个Android衍生的开源基础版本。但这一向是中国企业的缺点,很难团结一致对外。

4、推动国内替代生态

对于无法使用GMS的国内机型,厂商可考虑逐步引入鸿蒙(OpenHarmony)等替代内核作为底层,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降低对Android闭源部分的依赖。

5、总结


厂商需要为“后Android时代”提前布局,以免未来谷歌彻底封锁时手足无措。

五、建立中国手机OS开源生态,不能再心存幻想


1、Fork现有安卓代码,自主演进:

1)fork中国分支


倘若Android停止开放,最直接的替代方案是由中国(或全球开源社区)fork最后一个开放版本的Android,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发演进。一旦谷歌只开放GPL强制的内核部分,而中上层代码不再开放,中国完全可以将现有AOSP代码库镜像托管至国内(如Gitee),由国内厂商和开源社区共同维护。

2)碎片化


此路径的挑战在于开发资源和效率:安卓系统规模庞大、更新迭代快,靠一国或几家之力长期维护一个大型fork难度极高。国内若闭门开发,很可能在创新性上落后于谷歌版本,久而久之形成新的“Android碎片化”分支,生态上也可能被国际抛弃。这条路径更多是权宜之计,用于应急过渡,长期来看仍需走向自主创新路线。

2、全面转向OpenHarmony生态:

1)独立自主


第二种方案是彻底改旗易帜,放弃Android体系,全面转投鸿蒙等国产OS生态。在Android闭源的[敏感词]假设下,中国完全有可能下决心打造一个独立于Android/iOS之外的生态体系。

2)需要手机厂商广泛参与
如果全国主要终端厂商(如小米、OPPO、vivo等)都加入OpenHarmony社区,那么在人力和资金投入上将不亚于谷歌的投入规模,完全有机会将鸿蒙打造为媲美Android的系统平台。挑战则在于生态迁移成本:众多应用需要重写或迁移到鸿蒙框架上,以及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培养。

3)鸿蒙生态进展


(1)完成从0到1


鸿蒙已经走出了从0到1的关键一步,在中国建立起相当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完整的应用服务生态。尤其是在无谷歌服务的中国大陆市场,鸿蒙手机在用户体验上几乎可以完全替代Android手机,这是令人瞩目的成就。


(2)互联网大厂参与


目前OpenHarmony作为鸿蒙的开源版本,汇聚了华为、阿里、腾讯、百度、360等70多家单位的联合贡献。据华为2023年年报披露,OpenHarmony已吸引超过70家组织参与代码贡献,基于该平台构建的软硬件产品超过460项,覆盖金融、教育、航天等领域。


(3)顺势扩展


生态顺势扩张,谷歌收紧Android开放的消息传出后,鸿蒙将是[敏感词]受益者之一,国内厂商若要摆脱谷歌控制,可能会加速拥抱开源鸿蒙(OpenHarmony),推动形成多元并行的生态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数字化转型分享”公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及行业观点,只为转载与分享,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企业咨询和陪跑请扫码联系

1743400469342.jpg

服务热线

0755-83044319

霍尔元件咨询

肖特基二极管咨询

TVS/ESD咨询

获取产品资料

客服微信

微信客服号